中文
QR

行情丨2024棉价先涨后跌,2025纺织行业能否破局?

2025-02-17

2024年郑棉前面涨后面跌,年初下游补库推动期价涨至年内高点16480元/吨。新年度产量增加,加之旺季不旺等市场行情施压,期价逐渐显露颓势,最低触及13200元/吨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2024年传统产销旺季不旺成为常态,金三银四没能给下游市场带来明显起色,多地棉纺织企业反馈棉纱、坯布、面料及服装等新增订单明显不足。纺企开机率虽然攀升至年内高点83%,但明显低于去年同期90%以上的开机水平。5月份起,消费淡季来临,多数企业订单减少,难以支持产能正常运转,限产减产情况较为普遍。加之回笼货款缓慢及周转资金困难,持续压制纺织企业的采购意愿,企业原料补库需求释放不足,对上游不断形成负反馈。金九银十旺季成色不足让市场失望,纺企秋冬订单表现一般,部分企业执行错峰生产,整体行业仍处于偏低开机状态。此后淡季再度来临,企业新订单情况不佳,成品库存持续累积,经营和资金压力较大,部分中小企业受订单匮乏影响提早放假计划,行业开机率下降。纺企缺乏年前原料存储意愿,多以消耗前期库存及按单刚需采购为主,难以给棉市带来支撑。  

2024年播种面积增加,单产提高,棉花产量实现同比增长。新疆棉农种植积极性较高,面积增加较多。全国棉花单产144.8公斤/亩,比上年增加10.4公斤/亩,增长7.8%。新疆整体气象条件利于棉花生长发育,长势明显好于上年,尤其是在采摘期新疆晴好天气多,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。

新疆棉花单产154.9公斤/亩,比上年增长7.6%。长江流域棉花单产稳中有增,棉花单产73.2公斤/亩,比上年增长2.5%。全国棉花单产144.8公斤/亩,比上年增加10.4公斤/亩,增长7.8%。在播种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的共同带动下,全国棉花产量实现增长,总产量达到616.4万吨,比2023年增加54.6万吨,增长9.7%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分地区来看,新疆棉花产量568.6万吨,比上年增加57.4万吨,增长11.2%;长江流域棉花产量22.1万吨,比上年增加0.2万吨,增长0.8%;黄河流域棉花产量20.6万吨,比上年减少3.3万吨,下降13.7%。   

2024年棉花进口呈现前高后低态势,3月创下全年高点,10月降至年内低点。上半年内外棉价差处于高水平,进口利润窗口持续开放,贸易商签约量较高,棉花进口同比大幅增长,持续高于同期水平,3月创下全年高点及11年同期最高水平398916吨。今年滑准关税进口配额只增发了20万吨,且全部为非国营、限加工贸易方式进口,大幅低于市场预期,一些涉棉企业及机构不得不减少对进口棉的询价和采购,8月棉花进口量明显下降。10月随着国内新棉上市,保税区外棉库存偏多,贸易商对进口棉花的积极性不足。纺企淡季新增订单回落,加之对美国大幅加征关税的担忧,部分外向型纺服企业减缓外棉签约及进口节奏,棉花进口降至年内低点105851吨。 

从主要进口来源国来看,巴西棉凭借性价比优势棉抢占中国消费市场,成为2024年进口棉花的最大卖家,6次担当月度第一大供应国,1~11月累计从巴西进口棉花103万吨,占进口总量的41.37%。美国成为第二大供应国,累计从美国进口棉花87万吨,占进口总量的34.87%。澳大利亚是第三大供应国,累计从澳大利亚进口棉花30万吨,占进口总量的11.90%。 

随着北半球新棉集中上市,全球棉花供应格局已尘埃落定,美国农业部在12月份对美国2024/2025年度单产、产量及期末库存预估均有不同程度调增。单产预估调升3磅/英亩至792磅/英亩,总产量预估调增7万包至1426万包。对美国棉花出口预估保持1130万包不变,使得美棉总消费量预估持稳于1310万包。综合影响下,美国2024/2025年度棉花期末库存预估环比调增10万包至440万包。全球2024/2025年度棉花供应及消费预期同步调增,但由于消费增幅不及供应,期末库存预估上修至7602万包。2024/2025年度供需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,市场关注焦点逐渐向全球消费形势转移,美国新棉大量上市后,出口节奏也通常会有所加快,出口签约一度保持活跃。但中美贸易政策调整预期加深未来全球棉花消费的不确定性,外围宏观及需求情况仍有待关注。     

新年度全球及国内供应格局均相对宽松,北半球主产国新棉上量形成新增供给,巴西巨大的增产潜力可能进一步被挖掘,将为全球带来新的供应压力。国内淡季特征明显,下游订单持续清淡,溯源外单稍好,但对国内需求提振较为有限,棉纺企业开机持续走弱,整体资金链紧张,春节前备货意愿不足。短期棉市将面临供给增量及需求疲弱压力,中长期走势需考虑纺企新增订单情况、棉农新作种植意愿、进口货源到港节奏、美元走势及利好宏观政策实际落地效果等因素,届时市场将基于实际情况做出反应。




扫码了解更多

搜索中心

×